“军界精英”郭汝瑰,是我党潜伏国民党内部18年的卧底将军。却因“样子”,差点暴露。淮海战役期间,杜聿明向蒋介石揭露郭汝瑰“廉得让人难以理解”,色财不沾,连家里的沙发都打上补丁,“言行作风很像是共产党员”。可见,共产党员有着“应有的样子”。
“应有的样子”是什么?是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,就永远不会熄灭。杨靖宇、赵尚志、左权、彭雪枫……抗日战争时期,无数共产党员“为天地存正气,为个人全人格”,以血肉之躯挺起中华民族的铁血脊梁。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。黄文秀靠读书走出大山,又义无反顾回馈大山,帮助乡亲们脱贫;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,即便病痛缠身,仍一如既往献身教育事业。是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为政以德。杨善洲,下乡和出差自己交伙食费、公车从不私用;杨业功,始终保持廉洁自律,将“携礼莫入”挂在门楣上。无数共产党员把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,反复淬炼升华、持续身体力行,清廉一生、奉献一生,才能擦亮我们党的政治本色。
中国共产党党员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,有着中国人“应有的样子”:热爱生活、勤奋工作、真诚朴实、重情重义,将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与亿万人民一道,为美好生活、国家昌盛而脚踏实地、不懈奋斗。他们又“不普通”,用“小我”成就“大我”:在生产、工作、学习中,发挥先锋模范作用;面对困难和危险,为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挺身而出、不怕牺牲;敢于闯“无人区”、敢于“第一个吃螃蟹”,以顽强斗争为国家发展开辟新天地。
党员有样子,党就有力量。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,是党员保持“应有的样子”的长久保障。面对复杂变化的内外部环境、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,党员干部不断锤炼党性,坚持活到老、学到老、修养到老,就能在坚守初心、赢得民心中汇聚起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。